蘇英杰從少就是一名“排球痴”,小時候因太熱愛排球一直反覆觀看著超過二百盒比賽錄影帶,在未曾接觸排球賽的時光已孜孜不倦的對著牆壁練習墊球,直到後來正式進入大學隊伍、聯賽球隊以及澳門代表隊後,蘇英杰對排球的痴狂絲毫沒有減退,八年前從球員身份退下來後,他逐漸在教練路上奮進,最終一步一步成長為聯賽其中一名冠軍級教練,兩度帶領友樂A捧得聯賽冠軍盃,執教功力備受賞識。今年初,蘇英杰正式受邀加入了澳門男排集訓隊的教練團,這名“排球痴”未來將以提升澳門排球水平為己任,短期目標是在四年後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全國運動會上展示澳門排球隊的風采。
蘇英杰對排球抱持的熱誠絲毫不變
看錄影帶起家的“排球痴”
“在十歲認識排球後,開始對這項運動抱濃厚興趣,曾經錄起過一九八年年香港超霸盃的比賽片段,一直反覆觀看,對當時包括中國、古巴等隊所有球員都如數家珍,到後來已儲了超過二百盒排球賽錄影帶,鑽研不同隊伍的風格。”蘇英杰從少就是莫名的對排球瘋狂的熱愛,即使初中到了英國讀書,未能加入到任何一支排球隊伍練習,他還是會在親戚家的地窖對著牆壁練習墊球,一練就是近兩個小時,在非正規訓練下培養接球手感。升大學後,蘇英杰加入了大學隊接受訓練,也曾跟隨利物浦排球隊參戰英國全球錦標賽。一直到大學畢業回澳,蘇英杰才真正在澳門排壇亮相,先後加入過凌鋒、兆強、耀陽、梓楓、建華、紅藍等隊,接觸過主攻、副攻、自由人及接應等位置。
蘇英杰曾與建華一班隊友衝擊聯賽冠軍
披甲參戰多哈亞運會
在聯賽的活躍表現下,蘇英杰於二○○四至二○○六年曾是澳門代表隊的一員,打過東亞運、葡語運、全運會、亞運會等大型賽事。留下不少難忘回憶:“運動員生涯最深刻的是多哈亞運會及澳門葡語運吧,亞運會的規模及比賽氣氛是教運動員嚮往的,直到今天仍很希望能再次帶球員感受亞運,葡語運則是讓我真正感受到主場氣氛,從未見過有這麼多觀眾入場支持我們,也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父母有到現場看我比賽,最深刻的是我們打足五局下反勝印度那一場,記得自己打出一個發球得分後,還跑足全場在尖叫歡呼,整個人都融入到那個勁爆的氣氛當中。”
蘇英杰與澳門隊隊友攝於多哈亞運會
逐漸燃起來的教練魂
二○一三年的球季過後,蘇英杰因傷患困擾以及體能水平下降,發覺自己即使再盡力去練習也難以再重拾巔峰狀態,於是毅然決定退下球員身份:“正因為對排球運動是如此痴狂,就更不想把它當成一種娛樂消遣,要打比賽就是要打出競賽水平,意識到自己過了人生的高峰期後,就選擇退下來了。”然而,對蘇英杰這個“排球痴”來說,一個階段的終結,僅代表另一個階段的展開,過去曾協助執教乙組球隊的經歷逐漸點燃著他內心深處的教練魂:“球員時代曾在偶然情況下,答應了同事要求在閒餘時間協助執教他兒子所屬的乙組隊伍,看著這支球隊從最初水平參差不齊到有所進步,從乙組聯賽魚腩部隊到贏得一局、甚至一場賽事,從八、九個球員,到後來集合了三十個球員分成兩隊去比賽,這種團隊成長很能觸動我,讓我感受到很大滿足感。”
蘇英杰執教的第一班球員
蘇英杰曾協助執教乙組隊伍協力並拿下冠軍
帶領青年軍征戰甲組
結束球員生涯後,蘇英杰在亦師亦友的杜川崎引薦下接下學界男排隊的執教工作,並帶領一班每腔熱血的青年球員征戰甲組聯賽,儘管這項任務殊不簡單,但蘇英杰憑藉過去多年對排球賽事的著迷,為首次甲組執教任務定下了明確方向:“過去自己看比賽時,就曾代入教練角色,分析陣容戰術的調配,自己也從觀看巴西、意大利、土耳其的球賽中得到啟發,特別是從巴西球隊中學習到很多,他們即使不是攻擊力最強的球隊,也很清楚每一分應該怎樣去打,就算無法搶下分數,也要想方設法去製造更好的反擊機會,我會嘗試把這些要素放到自己球隊當中,慢慢學習及累積經驗。”隨著教練與球員共同努力,這支學界軍團在兩季賽事中突飛猛進,成為有力與甲組列強周旋的隊伍,蘇英杰的執教實力亦進一步受到關注。在二○一七年的球季,蘇英杰受到友樂A的邀請接掌帥印,迎來了教練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賽季。
執教學界隊是蘇英杰教練生涯重大轉捩點
帶領友樂實現冠軍夢
“友樂A絕對有足以奪冠的實力,但球員間就是少了每一球應怎樣處理的共識,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已經做得很好,就是有這麼一個缺口,所以我希望他們保持著良好的氣氛,並把場上的串聯做得更好。”帶領著建華時期的隊友,包括李炫彪、陳子寧、陳柏偉等球員等挑戰聯賽冠軍,蘇英杰坦言與執教學界隊的經驗又是截然不同:“他們的球技已經成熟,比賽經驗也有更深的認知,不能像帶領學界隊時把他們當成一張白紙去指導,當中最大的挑戰是要讓球員都明白執行戰術或作出改變是為了整個團隊,要培養出互相信任的精神。”
蘇英杰帶領友樂A拿下隊史首冠
儘管在開季遇上一點阻滯,但隨著團隊默契的提升,戰術的執行逐漸見到成效,讓教練與球員雙方的信任關係再邁出了一大步,而當季加入的譚哲明及周樂謙亦發揮出很大的化學作用,友樂A最終超出團隊預期,以小組第一名出線四強,其後在四強戰及決賽先後擊敗兩支奪標熱門紅藍1及驁駿,最終奪得隊史首座甲組聯賽錦標,同時圓了建華球員的冠軍夢。蘇英杰對於當時友樂團隊的熾熱氣氛仍歷歷在目:“記得那一季第一次練習就只有六個人出來練習,但之後團隊氣氛及信任都慢慢上來了,每周都會多一個人來訓練,到了決賽階段是十四個人全員到齊,大家按照戰術設計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最終以整個團隊的努力合力拿下冠軍。當時也特別替李炫彪、陳子寧他們感到高興,能夠在另一個崗位上與建華時期的隊友一同拿回冠軍,也是圓了當年的冠軍夢。”
友樂A分別在二○一七及二○一九年球季贏得聯賽冠軍
在業餘體壇保持信念
澳門體壇屬於業餘性質,但為了追求在賽場上有理想發揮,教練及球員都要在團隊訓練及經營上付出大量時間、體力及精神,到底是什麼信念驅使這班排球人在運動路上堅持不懈、勇往直前?蘇英杰希望能讓每個球員通過比賽體現自己的價值:“希望所有球員都不要看輕自己對球隊的貢獻,即使不是首發球員,但只要上得場,就是比賽重要的部分,只要看到球員在賽場上做到了賽前部署,他在拿下一分後會心微笑的一刻,就是我們共同努力追求的東西。”
蘇英杰認真看待教練工作
冀拉近港澳排球水平
今年初,蘇英杰受排球總會邀請正式加入澳門男子集訓隊的教練團,眼見澳門排球隊由過去能與香港一爭長短,到近十年間水平被越拉越遠,蘇英杰希望能盡一分力,推動澳門排球實力的提升,他喜見目前隊內有著良好的競爭氣氛:“我們組織了約四十個球員的集訓隊,每個位置都讓球員們去競爭,大家互相推動,才能促進水平提升,我們不期望一、兩年內就能突飛猛進,但會定下四年的計劃,把目標放在下一屆全運會,讓大家看到澳門最高的排球水平是怎樣的,當然,要勝過全運會的省隊非常困難,但我們起碼是要迫得對方出盡全力。”
蘇英杰望出一分力拉近港澳排球水平
雖然澳門受著社會條件及人口基數等限制,但蘇英杰不認為這是能放慢腳步的理由:“我們地方少、人少,但觀乎世界各地,像斯洛文尼亞、比利時等地方少的隊伍,一樣能在歐洲錦標賽賽出競爭力,這些年間我們也不乏優秀的球員,逐個與香港去比拼都不會輸蝕,只是澳門的比賽較少,在臨場發揮及求勝心方面,香港確實會比我們做得更好。”蘇英杰以巴西排球教練雷森德的一句說話作為座右銘:對備戰的渴望必須大過對勝利的渴望,因為勝利是充份準備後的成果。蘇英杰期望年輕一代球員能爭氣,珍惜集訓隊每個練習及比賽機會,向在不同項目中辛勤付出的運動員學習:“曾聽過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即使要上學、上班,還是會抽時間在早上六時接受訓練,為何別人可以做到,我們就做不到呢,我們自身也要作出檢討,我自己也沒收取任何薪酬去教波,與大家一樣抽了時間出來,希望大家一齊做到,讓人們看看澳門排球的進步。”
蘇英杰期望在下屆全運會讓人看到澳門排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