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外的守護者

發佈日期:2014/07/10

    “做了近15年,感覺就是好有滿足感同成功感,有時雖然不是自己親身去處理,但得知自己的學生能幫到運動員,內心一股使命感就會湧上來,讓我繼續努力去投身於這工作,這是當一個急救員最令我開心的事情。”

    每場運動比賽中,大家都樂於在新聞圖片中找尋運動員的英姿及感受運動場上的激情,但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在鏡頭以外有一班無名的守護者。他們的集中力不會比賽場上的運動員低,亦擁有著不亞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公平理念,他們就是澳門紅十字會的義務急救員。在澳門,只要有團體在舉辦體育活動及賽事時邀請急救員駐場,紅十字會都會盡力調派義務急救員到場協助,而急救員的宗旨就是不論傷者是否澳門人、是否運動員、是否親朋戚友,只要有人受傷,他們就會第一時間為傷者進行急救處理,爭取在黃金時間內讓傷患得到最合適的治療。

1.jpg

運動場外的守護者


燃點“急救魂”

    王家強自1999年開始擔任紅十字會的義務急救員,最初投身急救的行列是由於本身任職教師,常會遇到學生在運動時受傷的情況,故希望以考取急救資格,給予學生最標準及合適的急救處理,但想不到接觸急救知識後,對這個領域大感興趣,並希望用多年的所學回饋社會,如是者,他在2004年開始擔任急救導師,並在任教的海星中學組成急救隊,栽培更多莘莘學子。此外,在部分海外運動賽事及運動會,他亦會隨團擔任急救員,不經不覺,家強已經歷了近15年的急救歲月。

2.jpg

由家強組成的海星急救義工隊參與急救服務


行動代號︰“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談到駐場急救員的工作內容,家強表示那是個“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任務︰“如果現場有傷者,我們就會第一時間作急救處理,不論傷者最終是待在現場,還是需要送院,黃金時間內的急救處理仍是相當重要,早得1分鐘就是1分鐘。如果沒有傷患,我們就是保持一種侯命的狀態,由於拉傷、扭傷、出血時處理的方法都不一樣,即使沒有傷者,我們都要集中精神。”

3.jpg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急救隊正接受培訓


房門外的長龍

    儘管急救員的內容只包括對傷患的緊急處理,但家強總是強調急救員應該“幫得到就幫”,像隨團到海外的比賽時,他總是會在急救以外給予一些額外的幫助,而他房外總是排了一列等候貼“機能貼”的運動員︰“在醫護人員的角度,急救固然重要,但預防運動員受傷同樣重要,機能貼的作用主要是預防選手受傷或傷患惡化,都係嗰句,能幫一定幫,能做一定做。”

4.jpg

家強秉持“能幫一定幫”的原則,筆者當年出差的手部傷患也是由家強“額外”治療


肅然起敬的拼搏精神

    多年的急救生涯,讓家強看到運動員更立體的一面,若要選出最深刻的一次體會,家強毫不猶豫指出是“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有年三項鐵人賽,有位運動員在單車賽時嚴重跌倒,經處理後我們懷疑該運動員盤骨骨折,選手本人亦痛得站也站不穩。儘管我們建議他停止作賽接受治療,他仍堅持要繼續比賽,雖然最終他在踏上一兩步後堅持不著倒下,但那種拼搏精神至今依然令我肅然起敬,相當值得我們學習。”

以幾何級數幫助更多人

    隨著澳門社會近10年的急速變遷,家強表示不少急救員的工作時間都變得不穩定,一些熱心人士即使有心也無法參與急救工作,所幸紅十字會有持續進行招募及培訓,社會的安全意識亦與日俱增,不少機構每月都會派員參加培訓,現時義務急救員依然相當充足。對於急救界的前景,家強這樣說︰“在指導急救學生的時候,我感受到大家都好樂意為社會服務,亦很踴躍去發問每個案例應怎樣處理,讓我在指導的同時感到樂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導師後,也有種感覺是急救知識會以幾何級數地去幫助更多居民,我有信心澳門未來將會發展為一個更安全的城市。”

5.jpg

家強對澳門急救界的前景相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