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or nothing,還是jack of all trades?

發佈日期:2014/04/27

Title_1.jpg

最近看過一個內地的比賽節目,叫最強大腦。參賽隊伍來自中國、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在不同主題的比賽中鬥智鬥謀。每集的挑戰項目都令人 嘖嘖稱奇,有心算多位數平方與開方、通過二維碼推斷電話號碼等。這個節目惹來爭議的地方,是一名中國隊成員只得12歲的數學神童誤以為自己輸了比賽,坐在 座位上崩潰失聲痛哭。雖然最終獲勝,但他的表現卻讓觀眾深思,認為亞洲父母的高壓教育方式雖然成就了不少天才,卻讓孩子丟掉了寶貴的童年。      這讓我想到美國教育上常令人稱羨的體智多元化發展,孩子們從小在學業上沒有太大壓力(或者說充實的課外活動減輕了不少壓力),享受一生中最純真的時光。一 般的高中生個個活潑而快樂,大學的申請表填滿驕人的履歷,有的能文能武,有的會跳會唱入水能游出水能跑,像是無所不能。甚少會像亞洲學生,似乎追求的不外 是第一名,或是非A不可。然而,亞洲的虎式集中教育模式亦有其存在的優勢。以上中國神童的例子當然是非常極端,因為反映的是這種思維壞的一面。有如近年韓 國娛樂帝國的成功,其實無非也如中國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一樣,接受無了期的訓練、以汰弱留強的方式來集中資源培訓精英。在明星光鮮亮麗的包裝下這種模式顯 得更容易為人接受。      我相信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可以讓你選擇,你會將大半的心力用在自己的專長上從而成為專家,還是漁翁撒網,把它投放在不同的事情上但是周身刀冇把利呢?All or nothing, 還是jack of all trades?      游泳運動員  利安琪  (逢周日刊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