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出新“芝”態—蘇柏芝

發佈日期:2017/05/11

   攀岩(竞技攀登),一般人眼中的極限運動,2020年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當一個不擅長運動的小女孩遇上攀岩會發生什麼故事?蘇柏芝,一個帶點靦腆的可愛女孩,是澳門一名攀岩運動員,今年廿二歲的“芝芝”剛畢業投身社會,高一開始接觸攀岩,從此就迷戀上。

1.jpg

芝芝在攀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小時候的蘇柏芝可說是沒有什麼運動天份,沒有哪項運動玩得特別好,總覺得兩個喜愛籃球的哥哥很厲害,直至高一暑期活動接觸到攀岩才找到自己的興趣及方向。一開始就很單純的覺得登上高處很有成就感,十分享受登上高處的感覺,而且沒有想像般的難,是可以做得到。這讓不擅長運動的蘇柏芝愛上攀岩,暑期活動課程結束後經常與朋友一起練習,一年後,鄧偉業教練組織了一群攀岩愛好者固定時間進行訓練,一直堅持至今。

4.jpg

蘇柏芝喜歡登上高處的感覺 

    大學時加入澳門大學攀岩校隊,多次代表學校比賽,曾在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中獲得難度賽甲A組冠軍及抱石賽季軍,香港攀岩錦標賽季軍。成績不俗的芝芝坦言處於一個瓶頸期,在力量上需要進一步加強,每一條比賽線路就像迷宮,要增強走出迷宮剖析線路的能力,用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完成比賽。攀岩水平提升的另一難題是場地,現在澳門攀岩場地的缺乏是澳門攀岩水平未能提升的其中一個因素。

5.jpg

參加澳大攀岩校隊外出比賽

    因工作原因,喜愛比賽的芝芝有很多比賽參加不了,但攀岩對她而言是終生堅持的一項運動,就算沒有成績亦會堅持下去;在攀岩的推廣上會盡一分力,希望將其推廣成一項大眾化的運動,而不是人們眼中的極限運動。攀岩路上,芝芝很感激兩名哥哥,因為一直以來都有他們的鼓勵及支持,他們堅持不懈的態度讓自己不會輕言放棄,才能堅持下來。

 6.jpg

蘇柏芝在廣西陽塑攀登天然岩石峭壁

 

攀岩小百科:

    攀岩運動屬於登山運動,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攀登對象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墻,富有很强的技巧性、冒險性,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攀登時不用工具,僅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向上運動,手和手臂要根據支點的不同,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摳、撑、推、壓等,所以對人的力量要求及身體的柔韌性要求都較高。攀岩時要繫上安全帶和保護繩,配備繩索等以免發生危險。攀岩在世界上十分流行,在亞洲,日本、韩國水平較高,他們有些選手已達到世界水平。攀岩正以其特有的魅力,突出的個性感染人們。

3.jpg

芝芝坦言自己力量有待增強

攀岩比賽的類型

    難度賽:此為攀岩最主要且歷史最悠久的比賽型態,通常在高度十五米以上的人工岩牆舉行。比賽前,每名選手有六分鐘觀察路線時間,觀察路線結束後,選手須回到隔離區,再依抽籤順序依序出場。隔離制度意味著選手在出場前不得觀看其他選手攀爬,以維持比賽的公平性。比賽時,選手必須採先鋒攀登之方式上攀,每名選手僅有一次試攀機會,至於時間限制是六至八分鐘不等。最後,比賽結果將依每名選手攀爬的高度來計算成績。難度賽所強調的是耐力與判斷路限的能力。

    抱石賽:與難度賽類似,抱石賽是依攀登的高度來決定成績。抱石賽是在高度四米以下的岩牆舉行,無需繩索確保,而是以安全護墊作為確保。抱石賽每場賽事皆有四至六條的路線,每條路線則設置了“中繼點”與“完攀點”,計分是依完攀或抓到中繼點的數量與次數來評斷,規則較為複雜。抱石賽路線較短,主要是考驗選手的爆發力。

    速度賽:與難度及抱石賽不同,速度賽的路線難度簡單許多,在無失誤的情況下每名選手皆能順利完攀,因此考驗的是選手攀爬的速度。比賽時是由兩名選手分別在兩條難度相當的路線上競速,誰先達頂即誰獲勝,規則與跑步或游泳類似。

 2.jpg

英文名:Ginny

身高/體重:1米63/52公斤

出生日期:1994年6月21日

性格:開朗

座右銘:不怕失敗才會成功

目標:抱石水平突破

死穴:冇

興趣:抱石、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