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心唔係小兒科

發佈日期:2014/09/03

    俗語謂“吃下去的就不要想會再吐出來”,那是因為在食道和胃之間是有一扇門,稱為“賁門”,賁門實際上是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是起到收緊胃食道接口的作用,防止胃內容物在胃蠕動過程中返流入食道,所以一般人在平躺或倒立時,胃內容物也不會返流進入食道,這就是賁門的作用。當胃內容物返流進入食道,引起了症狀或是造成組織結構的改變,就稱為胃食道返流疾病,簡稱GERD。

    GERD是消化科最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在全球逐年上升,可能與隨著醫生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增加、幽門桿菌感染的減少和代謝症候群的增加等因素有關。引起GERD原因包括賁門功能失調、肥胖、吸煙、喝酒、藥物影響、食物因素(如高脂肪飲食)、懷孕、腹水、反覆嘔吐、胃內壓增高(大量喝啤酒)、精神因素等。GERD的症狀主要有心口灼熱(火燒心)、返酸、胸骨後疼痛、打嗝和腹脹。

胃內容物是非常酸性的物質,返流進入食道,會直接損傷食道,常常表現為食道炎,發展下去,咽喉、牙齒、肺等器官都可能受影響,可能出現食道狹窄、潰瘍出血、食道癌、喉炎、肺炎、哮喘等。

    根據美國胃腸病學會2014年發出的關於GERD的指南指出,患者出現典型的火燒心和返酸症狀就可以初步診斷GERD,可以開始治療。除非有症狀提示可能有消化道腫瘤或者50歲以上的患者,消化道造影和胃鏡檢查都不是診斷GERD所必需的。治療方面,對於肥胖的患者,降低體重是重要的。對於夜間發作的患者,建議提高床頭、躺下之前2-3小時避免進食。治療的第一線藥物是質子泵抑制劑(PPI),連續服用8星期不單可以解除症狀,也同時治療食道炎,如果無效,就應該進一步尋找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進行胃鏡檢查。 

    李昱暉(逢周二刊出)